[中國童裝網] 記者了解到,為凈化保暖內衣市場,工商部門將結合消費者有關反映,即日起進行集中巡查,一旦查實商家存有虛假宣傳行為,將嚴懲。
記者以購買內衣為由來到市區(qū)一商場,一內衣銷售人員向記者推薦了一款售價600多元的內衣,并稱其具有“采暖”功能。記者問該內衣憑什么“采暖”時,營業(yè)員只是一味重復說,“這款內衣采用的是從日本進口的高科技材料,會收集人身體和外界的熱量。至于是什么原理,那是廠商的商業(yè)機密,我們也不清楚。”
在隨后走訪中,記者遇到多次類似情況:有的內衣宣稱增強新陳代謝和人體免疫功能;有的宣稱對腰肩等多種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有的稱有減肥和養(yǎng)膚功能。而當記者分別問及原因時,銷售人員無一例外以“高科技”搪塞。
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現在一些高科技技術用在紡織品上是一個趨勢,但對于構造簡單的內衣而言,具有那么多誘人的功能是不現實的。說到底,部分保暖內衣的宣傳存在炒作概念的不良現象。一些保暖內衣廠家拿“納米”、“竹炭”、“發(fā)熱磁旋”、“熱力卡”等概念來炒作,其實大都名不副實,保健功效更是無從談起。而今年情況又比較特殊,高位運行的棉價讓生產成本陡增,相比其他冬衣,部分內衣廠商的利潤空間受到嚴重擠壓。在采取價格競爭策略有些“力不從心”的情況下,為吸引消費眼球和搶食利潤,一些廠商便絞盡腦汁大打“概念”牌。
提前展開檢查的邗江工商局執(zhí)法人員告訴記者,在最近兩天的執(zhí)法行動中,雖未發(fā)現涉及“三無”或“傍名牌”的內衣商品,但存有涉嫌夸大宣傳的情況。目前,有關商家已被立案調查,一旦發(fā)現其虛假宣傳行為成立,將按照相關規(guī)定處以1萬-20萬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