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我們更換衣櫥里的搭配一樣,賣場陳列根據自己的“日程表”也需要定期大換血。季節(jié)就是衡量調換周期的標準。然而春夏秋冬的分界,有時并不像說起來那樣清晰,在季節(jié)更替的間隙,如何以合理的規(guī)劃完成新、舊款的陳列,新舊貨品如何更替又能左右兼顧,就成了商家最頭疼的問題!
換季初期,貨品數量增多。
所有的陳列組合形式都以最大的成貨量為準。為了保證視覺效果,此時多慣用內外套穿,巧用配飾,重搭配的方法,有效將商品進行組合,也能讓展示空間看起來不那么“臃腫”。
過季貨品舍不得放棄主銷位置,新季產品上市之前舉步躊躇。
商品的促銷功能之一就是通過商品組合出樣的周轉變化,提高店鋪整盤貨品的存轉率,在不同的時間推銷不同的主力商品系列,讓所有在銷售計劃中的商品角色都要有當主角的機會。
在換季陳列時,應該將新品有計劃地在不同時間內出樣,伴隨時間發(fā)展逐漸取代所有過季產品。
過季產品在設計研發(fā)時一般也會考慮季節(jié)的產品過渡問題,這時過季產品也不要急于退出銷售舞臺,首先在櫥窗換季主題更換的時候讓出引導區(qū)和櫥窗組合區(qū),將店鋪劇情的導演權移交給新季產品,有計劃有批次地退出貨區(qū)。
換季時節(jié),自然也成了消費者最愛的折扣季。
這時的店鋪陳列無論是在店鋪陳列上還是櫥窗上都要突出大大的“SALE”標識,有些品牌甚至不會刻意太注重模特擺放。
其實,籠統(tǒng)的“換季陳列”說法并不能很好的描述店鋪里這一至關重要的陳列時期。換季時節(jié)對于不同的時期也會有不同的陳列方式。從最開始的舊多新少-新多舊少,店鋪中新款的比重在不斷加重,相對應的陳列氛圍也在店主細微的調整中有了新的氣氛。
而且既然是換季過渡,就做得柔軟一點,適當的延長商品的銷售周期,不要直接全部上春款,這樣的銷售會容易出現脫節(jié),對于天氣氣候的依賴性太大,一但出現偏差就傻眼了。
舊款是噱頭,新品才是王道
雖然隨著折扣季的遞進,折扣力度變得越來越大,銷售額也被舊款占據了一大部分,但無論換季陳列處于何種時期,新品永遠是零售店鋪中最重要的陳列部分。
新風格的產品,無論在顏色、輪廓還是印花上,都能重新激起顧客的進店欲望和購買的欲望,也給店鋪帶來全新的形象,吸引更多的顧客!
新舊更替,新款陳列3TIPS
巧用道具,合理分區(qū)
規(guī)劃于店鋪中最明顯,易被顧客看到的重點銷售的區(qū)域展示
做店鋪中島模特主題展示或櫥窗主題展示
換季陳列,信息傳遞是關鍵
既然換季折扣對于品牌視覺營銷如此重要,那么無論以何種方式實現的換季陳列,主要任務都是要向消費者傳遞三方面的信息。
消費季節(jié)改變了。(提醒顧客可能需要購買應季的服飾)
品牌最新應季產品到店。(推薦主打風格商品系列)
新季節(jié)里將要流行的時尚趨勢。(主題設計/風格/面料/款式/色彩等等)
換季遵循原則:
每次舞臺上只出現1-2個被觀眾全神貫注盯住的角色。
貨場的每個有效購買視野里只出現1-2個被顧客全神貫注盯住的商品主角。
大視野(貨架組臺或面墻)看色彩,小視野(面墻或貨架局部)看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