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童裝網] 編者按:小編今天給大家總結一下國內紡織原料市場的一些最新動態(tài),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主要的動態(tài)有:西部皮草引進新技術灘羊毛皮洗上“環(huán)保澡”;廣西河池宜州市生絲產量居全國縣(市)首位;大連口岸羽絨產品出口逆勢倍增;河南6月鞋服紡織品類消費同比增長4%。
西部皮草引進新技術灘羊毛皮洗上“環(huán)保澡”
近日,寧夏西部皮草有限公司的“低甲醛灘羊毛皮的無鉻鞣制清潔生產工藝技術”通過了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區(qū)級新技術鑒定,經過該技術加工的灘羊皮毛制品更注重環(huán)保。
針對寧夏的特色資源灘羊毛皮,寧夏西部皮草有限公司與陜西科技大學共同研制了“低甲醛灘羊毛皮的無鉻鞣制清潔生產工藝技術”。該技術使用了較先進的環(huán)保型無鉻鞣劑和除醛劑,將“單一酶軟化”改進為“多種酶軟化”,實現了灘羊毛皮的“低甲醛、無鉻”清潔生產。據悉,采用該技術生產的灘羊毛皮毛色純正、卷曲自然、美觀,革身手感豐滿、柔軟,收縮溫度達到80℃以上,甲醛含量低于75毫克/千克。
廣西河池宜州市生絲產量居全國縣(市)首位
廣西河池宜州市桑園和鮮繭產量八年蟬聯全國縣域第一,1~6月,生絲產量達1650噸,成為全國最大的生絲生產基地縣(市)。
目前,宜州市擁有16家繅絲加工企業(yè),安裝自動繅絲機190組7.6萬緒;2012年生產生絲3148噸,產值達9.45億元。截至今年6月,生產生絲突破1650噸,同比增長26.9%,生絲加工總產值達6.05億元。據統計部門統計的數字顯示,這個數字領先于全國其他縣(市),為宜州市在全國桑蠶產業(yè)再添一冠,生產的生絲質量等級高,其中90%達到4a以上,35%達到最高等級5a級,涌現出知名的生絲品牌。
宜州市提出“向良種要桑,向科技要蠶,向技術要絲”的口號,不斷加大科技推廣普及和科技創(chuàng)新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市、鄉(xiāng)、村三級科技服務網絡,開通科技網絡終端站點和農村黨員遠程教育網絡,推廣新品種新技術。鼓勵引導繭絲企業(yè)創(chuàng)辦原料繭基地,全面提升市場競爭力,走農工貿一體化新型桑蠶繭絲綢產業(yè)發(fā)展之路。
大連口岸羽絨產品出口逆勢倍增
今年,大連市加大對出口羽絨服裝的檢驗監(jiān)管與幫扶力度,力促羽絨產品出口增長。截至5月末,大連口岸出口羽絨產品批次、貨值同比分別增長118%和291%。
今年年初,受h7n9型禽流感影響,羽絨行業(yè)面臨著原料供應短缺、出口羽絨服生產成本水漲船高的問題。對此,大連市深入企業(yè)生產一線,加強對企業(yè)的羽絨進料渠道、國外品牌加工授權書以及羽絨含量和成品標志比對等多個質量方面的監(jiān)管,并加強對羽絨制品的安全、衛(wèi)生和反欺詐等項目檢測,保證產品質量;同時,要求轄區(qū)出口羽絨服裝企業(yè)全部簽訂產品質量承諾書、建立質量誠信檔案,對檢出安全衛(wèi)生項目不合格的出口羽絨服裝不準出口。
河南6月鞋服紡織品類消費同比增長4%
近日,河南省商務廳公布河南省2013年上半年消費市場基本情況。1~6月,河南全省限額以上企業(yè)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116.6億元,同比增長14.4%,高于全省零售額增幅1.2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增幅回落5.3個百分點。
據河南省商務廳對500家大中型重點零售企業(yè)27類商品銷售檢測,上半年各類商品增幅各異。
數據顯示,吃穿類商品銷售穩(wěn)定,實現較快增長。上半年服裝鞋帽和針紡織品類增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