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每年公歷大約為3月20日左右,太陽位于黃經(jīng)0°(春分點)時。
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節(jié)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來說就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等國的新年,有著3000年的歷史。
趣味民俗
豎蛋
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shù)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這一被稱之為“中國習俗”的玩藝兒,何以成為“世界游戲”,尚難考證。不過其玩法簡單易行且富有趣味: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
雖然失敗者頗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豎蛋游戲的最佳時光,故有“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豎立起來的蛋兒好不風光。
放風箏
春分期間還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尤其是春分當天。甚至大人們也參與。風箏類別有王字風箏,鰱魚風箏,瞇蛾風箏,雷公蟲風箏,月兒光風箏,其大者有兩米高,小的也有。
市場上有賣風箏的,多比較小,適宜于小孩子們玩耍,而大多數(shù)還是自己糊的,較大,放時還要相互競爭看哪個的放得高。
春分,正值人間最美的時節(jié),和孩子一起體驗完成這些趣味習俗,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
養(yǎng)生事宜
衣
早晚及時,添加衣服
由冬季轉(zhuǎn)入初春,氣溫差異大,過早穿太少,一旦氣溫下降,就難以適應(yīng),還會讓身體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虛而入,容易引發(fā)各種呼吸系統(tǒng)疾病。
食
注意營養(yǎng),養(yǎng)肺潤燥
每個季節(jié)都有符合其氣候條件而生長的時令菜,得天地之精氣,營養(yǎng)價值高。吃有養(yǎng)陽功效的韭菜,可增強人體脾胃之氣;豆芽、豆苗、萵苣等食材,有助于活化身體生長機能;而食用桑椹、櫻桃、草莓等營養(yǎng)豐富的晚春水果,則能潤肺生津,滋補養(yǎng)肝。
住
夜晚睡臥,不可貪涼
春分是一個表征天氣轉(zhuǎn)熱的節(jié)氣,雖然白天的氣溫較高,但夜晚仍會較涼,日夜氣溫差較大,若下雨則氣溫下降更為明顯。
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臥不可貪涼,所謂“春分勿露身,早晚要叮嚀”正是說明這個道理。
春天多鍛煉,會增強免疫力與抗病能力,一年之中少患流感等各種疾病,且令人思維敏捷,不易疲勞,建議大家可根據(jù)自己年齡與體質(zhì)狀況選擇戶外活動,如慢跑、放風箏、春游踏青等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分正是一年中氣候最好的時候,一定要多帶著孩子去戶外走走,感受那無限的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