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童裝網】2005年,正值淘寶網興起之時,年輕的尹剛記與所有熱愛網購的買家一樣,時不時地喜歡在網店里逛上一逛。不料,這個習慣變成了開啟他創(chuàng)業(yè)之路的一把“金鑰匙”。由于多年在泉州的紡織服裝行業(yè)上奔波,尹剛記手握的行業(yè)資源為他從網絡買家到網絡賣家的角色轉變奠定了可行基礎。
“一件一件地賣童裝太辛苦了!”即便拿到最低的折扣價,每月多賺上3000元的“外快”,網絡零售路線仍不能滿足他做大網店的“野心”。如果能通過網絡成批量地將童裝銷售出去,那不但能減少人工成本,還能從中獲取更高利潤。
“苦”則思變,充當了攝影師、網店客服、采購員、送貨員的他品嘗到“一人公司”里身兼四職的艱苦,“前幾年,周邊的貨運公司非常少,我時常在夜里騎著電動車將貨送至十公里之外的貨運公司,那種感覺真是五味俱全!”正是在這樣一種“怕了苦”的狀態(tài)下,尹剛記開始探尋著找批發(fā)型客戶。
尋找客戶,要有目標地針對性宣傳。通過QQ群發(fā),在商務論壇發(fā)帖,尹剛記從潛在客戶入手,想盡辦法將自己批發(fā)童裝的網店信息傳遞給客戶。短短數月時間,數百張外地訂單從網絡里飛出,他的“一人公司”也開始飛躍演變成了“團隊公司”。
零售到批發(fā),單干到團隊,尹剛記總算擺脫了身兼多職的艱苦歲月,但安逸的工作并沒有成為他停滯不前的理由。在童裝批發(fā)店的日均成交量日益趨增之時,他又開始琢磨著另一種“網絡+實體”的新營銷模式——以實體店為虛擬的網絡經營添上客戶的“信任籌碼”。
這種為網店設立實體“辦事處”的新模式,究竟是一筆資金累贅,還是一大運營資本?在他看來,作為面向網絡批發(fā)客戶的服務平臺,客戶不在乎你的門店面積大小,而是在乎你有沒有看得見的門店,比起傳統(tǒng)門店的交易作用,“網絡+實體”這一開店模式存貨壓力相對小,有實體經營地點做支撐的網店令批發(fā)客戶不必為退貨、理賠時找不到賣家而發(fā)愁。幾番利弊權衡后,他便將該經營模式植入網店——在泉州兩家批發(fā)市場里設立網絡實體店。
在網絡童裝批發(fā)事業(yè)蒸蒸日上的同時,尹剛記也清楚地意識到,電子商務與實體企業(yè)一樣,終究離不開品牌的附加帶動力。于是,一個童裝網店商標應運而生,“一方面,注冊網店商標可令客戶更深層次了解網店信譽和口碑,另一方面這也為網店日后實行加盟折扣制打下基礎。”對未來網店的品牌規(guī)劃,他早已有了一套新思路:加盟折扣制,即總店為分銷商提供貨源、網店裝潢、營銷模式及相應折扣價,將網絡童裝批發(fā)“網”向全國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