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童裝網】不管怎樣,只要是我們自己心理先有了負面“定義”,那么無論是面對客戶還是面對企業(yè)、最重要的是面對預期的銷售結果,都會想得太復雜。其實,問題歸跟結底是我們的銷售新手難過的“良心關”和“信心關”的混合關。所謂“良心關”就是作為人一種本能的善良;所謂“信心關”就是對于自己或者企業(yè)或者該產品的“深淺”心里沒底;稱他為混合關,其實是連銷售人員本身也區(qū)分不開,反正就是那么個概念:不知道是因為“良心”而沒有信心,還是因為沒有信心而說成為“良心”,好讓自己有地自容。反正兩者皆有之。
但是,如果你讀懂了前一段的客觀事實,也就會明白所謂的“良心”之說對于我們自己而言只是一個美麗的托辭。最多也只能是理解為是你的一種善良。但是談善良遠不如談自己的責任或者使命重要,因為后者遠比前者實在、有價值得多。比如一個醫(yī)生給病人打針甚至動大手術,可能會痛會流血甚至有危險,但是救治病人是醫(yī)護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我們就需要放下所謂“善念”,去完自身的使命,負起當下的責任。來實現(xiàn)我們自己以及產品存在的價值。
所以,對于“產品不足”的耿耿于懷大部分的原因事實上還是在于“信心”,其中包括對未來的期待和目前環(huán)境條件的信任。因為是“新人”沒有成功的經驗所以感到“不安”,這可以理解但不能容忍,因為信心的意義就是在還沒有成功的時候。如果是成功之后,誰都會有“信心”了,但是這種信心已經不是那么寶貴了。人可貴的不是因為成功而自信,而是因為自信而成功。信心之所以寶貴,就是因為對還未達到的目標之確信和堅信。而很多人的習慣是:不做事的時候信心充盈,什么都敢想,而一做事時就總想著失敗。越關注失敗,就越失敗。對于工作可以有夢想,但是不要報有幻想,任何事物和機會,都充滿著挑戰(zhàn)和坎坷的一面。對于“理想狀態(tài)”, 需要的是我們的追求,而不是等待。而成功之前,重要的就是一份堅定的信心,若心力不夠,行為就很難有多大多持久的力度。
客觀的處理原則
以上的客觀分析,是希望銷售新手不要以“小”失大,或以“假”亂真,而把銷售人的能量都用在有意義的工作上。但無論我們怎樣去定義和分析,產品不足是事實存在的。那么,我們還需要強調和把握以下原則:
一是不欺騙原則,這是我們的基本道德也是我們的職業(yè)責任。當客戶有問道產品不足時應如實回答,若是關乎客戶的核心利益你還得主動告之。但回答和表述的性質你可以控制,把感性的東西描述的理性一些,而不是談“缺”色變。告訴客戶任何事物的正負兩面都客觀存在,真正的客戶會被你的坦誠所“信服”。所以真正考驗我們的不是產品的不足,而是我們對待它的態(tài)度。
二是職務責任原則,即對于產品的不足,我們有必要向部門主管反饋,對于一些在部門達成的共識,我們有向企業(yè)產品部門反應的義務,但是這卻不能成為我們自己停止腳步的理由,因為我們更多的還是要看到自己的責任和目標。這一點我們不能忘記,否則就犯了方向性的錯誤:我們的職業(yè)不是來挑產品的不足,我們的使命是運用產品的利益點幫助客戶。既然是運用產品幫助客戶解決問題和實現(xiàn)目標,我們就得想方設法去實現(xiàn),使產品的利益點與客戶的需求點實現(xiàn)最大的對接;當客戶“想當然”的時候,我們就有必要幫忙指正,和給出一些有價值的建議,以實現(xiàn)客戶的消費和采購目標,而不只是做客戶的“錄音機”。
三是定位精準原則,我們不僅要對客戶負責還要對產品負責,就是為產品找到好的“婆家”。這樣才能談得上對企業(yè)和自己負責。當面對太多的客戶“雞蛋挑骨頭”,我們就要看看是否匹配錯了“對象”,該客戶的“需求”是否真的與我們的產品利益點對接。如果匹配錯了,那么她們之間誰都沒有錯,而是我們這個職業(yè)“媒婆”錯了。所以要做好產品的定位,精準好客戶范圍。
銷售的積極效應
在銷售中作為銷售人員,最怕的莫過于掉進“不足門”,無論是單個客戶的銷售過程,還是你最近所處的銷售階段,如果你陷入這種效應圈,你會很難自拔,最后只有“‘退’一步海闊天空”。但是這里你有兩種選擇,一是被“唾沫”包圍在其中淹死,還有一種選擇就是運用“唾沫”。因為數(shù)落產品的不足而“唾沫橫飛”對于客戶來講是一種智慧的象征和情緒的舒緩。所謂“嫌貨多是買貨人”,所以你大可以先洗耳恭聽。而你要做的是使客戶真正愛上這個產品,因為一旦愛上了一件產品,他就會容忍產品客觀的不足。所以不要一直關注產品的缺點,不要正面回答客戶所提出的系列“陷阱式”問題,而是調頻到強調產品的“魅力點(優(yōu)特點)”,這樣客戶才會愛上你的產品。
所以,我們真正需要做的是積極強化產品優(yōu)勢。如同洋快餐,雖然全球范圍內抵止“垃圾飲食”,并列出其幾宗危害,但并不能阻止它的迅速發(fā)展,因為他賣的其實是一種感覺一種氛圍和一種文化,雖然是餐飲服務但是來這里的決不是為了飽肚子,而是來享受它的“魅力點”——特別的氛圍。“吸煙有害健康”每包煙上都會寫,但是決不會成為香煙廣告的主題意境,而倒是“男人”的感覺、“品位”的象征不斷地彰顯。甚至是再高點的境界把“不足”變成為產品的“特質”進行銷售,正所謂“斑點蘋果賣斑點”、“錯字書籍賽糾錯”。產品的優(yōu)缺點(統(tǒng)稱“特點”),都是因為客戶的特定需要而客觀地存在。而我們要銷售的是產品的優(yōu)點(利益點),客戶采購的也是我們產品的優(yōu)點(利益點),這是不爭的事實。如同一家銀行裝修的很差(包裝不足),為什么還是有很多儲戶,就因為她離百姓很近很方便,當然盡管它還存在更多的優(yōu)點和缺點;那么另一家銀行距離很遠,但效益也不錯,是因為它裝修高檔、服務很好,同樣盡管存在更多的優(yōu)點和缺點。而客戶買的是對自己最有利的。
結束語
無論是對于一個人、一件事還是一件物體,人們最容易看到、想到的或發(fā)現(xiàn)的總是“不足”,于是總會透過“缺點”來看問題,而對有益的優(yōu)點則熟視無睹。所以,關注什么你就發(fā)現(xiàn)什么,發(fā)現(xiàn)什么你就會得到什么。如果你關注的是產品優(yōu)點那么你會更加愛自己的產品、自己的工作,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偉大,你得到的將是正面的積極的工作狀態(tài);如果你關注的是目標,相信些許的不容易也就變得更小,直至不存在,同樣你發(fā)現(xiàn)的將是為實現(xiàn)目標而出現(xiàn)的各種方法,得到的將是你所期望的目標。
人類需要進步,生活需要提高,產品也不斷更新升級,這是時代的潮流。需要消費者的挑剔和企業(yè)研發(fā)人員的專研,而我們銷售人的最主要工作是創(chuàng)造團隊及自身的勞動的價值和發(fā)揮產品當下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