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賣粥的牌子,進店以后卻發(fā)現(xiàn)是賣服裝的,可我還是忍不住買了老板一件衣服。”昨天,在海淀區(qū)上大學的學生小徐致電記者,稱自己發(fā)現(xiàn)成府路一家服裝店打著粥店的另類銷售很有意思。
記者來到成府路上的這家小店,店門臉很小,上面寫著一個大大的“粥”字,進到店里面才發(fā)現(xiàn),沒有一點賣粥的工具,全部陳列著各式服裝,有的服裝樣子還比較新穎。記者在店里大約呆了一刻鐘的工夫,有四五個顧客走進來,一個女孩嘀咕著:“不是粥店嗎,怎么賣服裝?”,隨后卻開始在店里轉悠起來。女孩告訴記者,她從這里經(jīng)過,看到店名就進來了,沒想到里面根本不是餐館,不過覺得挺有意思的,而且老板的服裝還可以,也想買點東西。記者注意到,除了一個顧客見到不是粥店就轉身出去外,其他顧客都是好奇地留下來看起了服裝。
老板是個中年人,他表示,前面一個老板經(jīng)營粥店轉讓給自己,一直沒時間換招牌,后來注意到很多顧客看到粥的招牌進來,反而誤打誤撞買了衣服。老板稱,目前服裝小店生意不好做,很多人見服裝店都不進,而掛了粥店的牌子反而比附近的幾個服裝店生意好,這種另類的銷售方法還不錯,于是也就不打算換了。(記者 周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