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印度企業(yè)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增加從中國、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等國的廉價原材料的進口;在交易中將部分出口合約以歐元和其他貨幣記價;通過外匯遠期合約等金融工具鎖定匯率等。同時,這些企業(yè)還在進一步壓縮生產成本,以保持國際市場競爭力。
印度官方的統(tǒng)計顯示,從去年12月到今年4月間,印度從巴基斯坦和斯里蘭卡進口的棉紗和紡織品分別增加了72%和52%。同期,從中國進口的人造絲和紡紗也增長了23%。
據印度主要服裝出口企業(yè)哥卡達斯公司介紹,為沖減盧比升值導致的出口損失,該公司逐步增加了進口的比重,06財年其進口總額達35億盧比(約8500萬美元),占年營業(yè)額的34%。另外,該公司今年把10%的出口合同以歐元結算,并進行了大筆的遠期結售匯安排。此外,哥卡達斯公司還準備擴大其在印度國內市場的份額。
印度行業(yè)人士指出,該國一些大型紡織出口企業(yè)能通過調整,減輕本幣升值帶來的不利影響,而許多中小型企業(yè)則因各種條件限制,難以對沖匯率風險,業(yè)務受打擊較大。數據顯示,上周盧比對美元匯率達到40.46比1的高位,較去年同期上升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