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紐約期貨交易所主要棉花期貨合約月底收市價格較上月小幅走強,但12月略跌。06年12月合約月底(11月30日)報收于48.90美分,較上月底(10月31日)的49.28美分跌38點,較05年同月底的49.19美分跌29點;07年3月合約月底報收于53.50美分,較上月底的53.09美分漲41點,較去年同月底的52.28美分漲122點;07年5月合約月底報收于54.75 美分,較上月底的54.43 美分漲32點,較去年同月底的53.58美分漲117點。
七個現(xiàn)貨市場(slm 1-1/16")棉11月30日平均價格48.29美分,較上月底的45.63美分漲266點,較去年同月底的48.56美分跌27點。
此外,遠東Cotlook A 指數(shù)11月30日報57.55美分,較上月底(10月31日)的57.35美分漲20點;北歐Cotlook A 指數(shù)月底報59.55美分,較上月底的58.35分漲120點;北歐Cotlook B 指數(shù)月底報收于54.50美分,較上年同月底的54.60跌10點。
2006年10月30日-11月3日紐約期貨交易所主要棉花期貨合約一周收市價與上周相比相繼下跌。最活躍的12月合約一周最高點在周一(10月30日)的50.85 美分,最低點在周四(11月2日)的48.40 美分,振蕩幅度245點。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棉花進口國,也是美棉的最大進口國家,周初紐約市場大幅下跌,主要原因是中國棉花進口減少57%,而這是美國出口市場最突出的問題。由于12月期權到期日即將來臨,滾倉換月交易成為本周特色。此外,與棉花爭奪種植土地的玉米、大豆等農(nóng)作物的期貨價格一路上漲,而棉花則因為供需基本平衡而找不到走強動力。11月6日-11月10日紐約期貨交易所主要棉花期貨合約一周收市價與上周相比略有下跌。最活躍的12月合約一周最高點在周三(11月8日)的50.70 美分,最低點在周一(11月3日)的48.77 美分,振蕩幅度193點。11月22日是12月合約的第一通知日,因此,本周,市場特點是將12月合約頭寸向3月合約轉移,50美分成為12月棉花的強阻力位。同時,市場預期2007年美國棉花種植面積預期低于今年,原因是玉米與棉花爭奪種植土地,而近期玉米價格一直走強。此外,澳大利亞政府稱,澳大利亞遇到了1000年中最嚴重的大旱,皮棉產(chǎn)量可能較去年減少大約五分之三。06年11月13日-11月17日紐約期貨交易所主要棉花期貨合約一周收市價較上周大幅下跌。3月合約即將成為領頭合約,一周最高點在周一(11月13日)的52.80 美分,最低點在周五(11月17日)的50.90 美分,振蕩幅度190點。中國的動向一直是市場人士的關注焦點。由于中國是美國棉花的最大買主,同時美國2006-07年出口銷售進度一直很低,因此,投資者對美國農(nóng)業(yè)部在11月報告中下調中國進口和上調美國出口感到納悶。中國棉協(xié)稱,中國紡織企業(yè)需求將超過5000萬包,但中國紡織企業(yè)每年的增長速度可能不會維持在40%。06年11月20日-11月24日紐約期貨交易所主要棉花期貨合約一周收市價超越上周。07年3月合約一周最高點在周三(11月22日)的53.00 美分,最低點在周一(11月20日)的50.81 美分,振蕩幅度219點。由于周四至周五放感恩節(jié)假,Nybot 休市兩天,因此,當周僅有三個交易日。周一,棉花期貨繼續(xù)下探,期棉合約再創(chuàng)新低,技術指數(shù)下沉,需求依然不振。主要是美國庫存巨大以及中國棉花預期豐收對市場構成重大壓力。06年11月27日-12月01日紐約期貨交易所主要棉花期貨合約一周收市價較上周大幅提高。07年3月合約一周最高點在周五(12月1日)的54.10 美分,最低點在周三(11月29日)的52.15 美分,振蕩幅度195點。當周第一天收市突破53美分關鍵價位。此外,投機商做多的主要原因是受外部市場的影響,如美元疲軟,歐元堅挺,以及玉米和大豆價格走強。投資者感覺市場正在筑底。周四,出口銷售周報顯示美棉出口銷售非常大,對市場起到一定的心理支持,同時,外部商品市場上漲也利好期棉。周末整體期棉市場以盤整為主,業(yè)內(nèi)人士預期,近期交投區(qū)間在52美分-65美分之間。
十一月份相關權威機構報告要點回顧:
★ ICAC 十一月報告稱,中國2006-07年棉花進口規(guī)模存在不確定因素。2006-07年中國(大陸)大陸棉花進口預計在370萬噸,占世界進口數(shù)量的40%。但中國2006-07年棉花進口規(guī)模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因為缺乏中國棉花消費以及中國國家棉儲公司的購銷意向信息。2006-07年世界棉花產(chǎn)量預期在2500萬噸,較上年度提高300,000噸。中國(大陸 650萬噸)和印度(460萬噸)產(chǎn)量預期都創(chuàng)歷史新高。但美國(450萬噸)和巴基斯坦(200萬噸)產(chǎn)量預期減少。2006-07年世界棉花消費量預期在2560萬噸,較上年度提高3%,主要原因在中國(大陸)。今年中國(大陸)棉花用量預期在1020萬噸,占世界棉花消費量的40%。2006-07年世界棉花庫存預期在1160萬噸,較上年度減少3%。
★ USDA 棉花年報稱,2006/07全球棉花消耗量繼續(xù)膨脹而庫存減少. 2006/07 (8月/7月市場年度)世界棉花期末庫存預期在5110萬包,較上年度減少270萬包,較2004/05年的最高記錄5410萬包減少300萬包。外國棉花庫存減少,包括中國、巴基斯坦和澳大利亞。2006/07年美國庫存預期接近600萬包。
2006/07 世界棉花產(chǎn)量將在1.157億包,較上年的1.141億包提高1%。中國和印度,占今年全球產(chǎn)量的40%多,他們的產(chǎn)量預期分別提高近400萬包和200萬包。同時,美國、巴基斯坦、澳大利亞產(chǎn)量預期小于2005/06年。2006/07年總的外國棉花產(chǎn)量預期在9440萬包,較上年提高400萬包,但較2004/05年的最高記錄減少大約300萬包。
全球棉花消耗量預期達到1.21億包,較上年提高4%。外國棉花消耗量預期高到1.157億包,而美國紡織廠用量繼續(xù)減少。在外國棉花消耗國家中,增幅最大的產(chǎn)棉國家是中國(提高500萬包)和印度(100萬包)。中國棉花消耗量增加 500萬包,幾乎是2006/07 全球棉花消費量的全部增長,中國占全球棉花消耗量的40%多。
今年世界棉花貿(mào)易預期接近4160萬包,相比之下,2005/06年為4540萬包。外國出口棉花預期下降7%,至2540萬包,或者是2006/07全球貿(mào)易量的61%。外國進口預期在4200萬包,較上年減少5%。
2006/07年美國棉花產(chǎn)量預計在2130萬包,較2005/06年減少11%。今年美國棉花種植面積擴大100萬英畝,至1530萬英畝。今年的收獲面積較上年減少100萬英畝。收獲面積在1280萬英畝,放棄率大約是16%,創(chuàng)1998/99年以來的最大放棄百分比。全國單產(chǎn)目前大約是每個收獲英畝798磅,低于去年和2004/05年的855磅,但高于5年平均值。
2006/07年美國棉花出口預期達到1620萬包,較2005/06年的1800萬包減少10%。美國所占的全球棉花貿(mào)易比例預期略降至39%。
2006/07年美國棉花消耗量預期在520萬包,較上年減少70萬包,是10年前的一半。2006/07年初美國棉花庫存預期剛剛超過600萬包。 2006/07年美國棉花總供量依然是近年來的最高水平,在2740萬包。但美國棉花需求預期在2140萬包。2006/07年美國期末庫存將維持在接近600萬包,導致庫存-對-用量比率在28%,創(chuàng)4年最高百分比。
★ Cotlook 11月報告小幅下調其全球棉花產(chǎn)量預估,至2503.9萬噸,減少26,000噸。美國和中國產(chǎn)量雙雙上調,但巴基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耳其和澳大利亞產(chǎn)量則下調。Cotlook 將中國產(chǎn)量預估上調260,000噸,至660萬噸,美國產(chǎn)量上調123,000噸,至463.7萬噸。全球耗棉量上調90,000噸,至2596.1 萬噸,2006-07年期末庫存下調922,000噸。
★ 烏茲別克斯坦2006-07年籽棉收獲372萬噸。 截至2006年11月20日,烏國農(nóng)民收獲372.7萬噸籽棉,較國家產(chǎn)量目標(360萬噸)提高3.5%。烏國 06/07 市場年度皮棉產(chǎn)量預期在120萬噸。06/07市場年度的皮棉出口預期在90萬噸(410萬包)。
★ 2006-07棉花年度,土耳其是世界有機棉的第一大生產(chǎn)國,但印度將很快超過土耳其。印度(加上南亞的巴基斯坦亞)和土耳其(加上西亞的以色列)是2005-06年的種植大國。他們的有機棉產(chǎn)量是10,834噸和10,760噸。這些產(chǎn)量分別占全球有機棉產(chǎn)量的34.93% 和34.69%。2005-06年全球有機棉產(chǎn)量為31,016噸,或者1,42,159 包。2005-06年,印度有機棉產(chǎn)量9,835 噸,或者占世界清潔棉花產(chǎn)量的31.71%,相比之下,土耳其產(chǎn)量10,160噸,或占世界產(chǎn)量的32.76%。2004-05年,印度有機棉產(chǎn)量6,320 噸(25%),低于土耳其的產(chǎn)量10,460噸(41.19%)。中國和美國的有機棉產(chǎn)量排在第三和第四,2005-06年分別為1,868 噸和 1,336噸。印度當前是世界有機棉第二大生產(chǎn)國家,明年可能成為第一大國。
單位:美分/磅
2006年 |
2005年 |
05年同月 與 06年同月 對比 | |||
|
11月30日 |
10月31日 |
月比漲跌 |
11月30日 | |
12月 |
48.90 |
49.28 |
-0.38 |
49.19 |
-0.29 |
03月 |
53.50 |
53.09 |
+0.41 |
52.28 |
+1.22 |
05月 |
54.75 |
54.43 |
+0.32 |
53.58 |
+1.17 |
現(xiàn)貨平均價 slm 1-1/16" |
48.29 |
45.63 |
+2.66 |
48.56 |
-0.27 |
遠東 A |
57.55 |
57.35 |
+0.20 |
55.05 |
+2.50 |
北歐 A |
59.55 |
58.35 |
+1.20 |
55.95 |
+3.60 |
北歐 B |
54.50 |
|
|
54.60 |
-0.10 |